1970-2017美中台關係發展史
台灣問題專家逾四十年精深研究的結晶之作
●台海風雲密布,本書勾勒出這幅心驚膽顫的景象。
●跨越四十年、涵蓋美中台三方全方位觀點、最新的國際關係研究。
●台美斷交前夕至今,美中台三邊外交最鉅細靡遺的記載。
●美國台灣問題專家逾四十年精深研究,畢生首部中文翻譯著作。
●作者特別為中文版增訂2006年英文書出版後至2017年的發展。
●鉅細靡遺地以第一手觀察和資料敘述美中台關係發展史。
「對任何一本書的讀者而言,瞭解作者的『出發點』有其啟發性,也就是他或她的背景、偏見和看待議題的方式。雖然我在美國的中心地帶出生及成長,但到了而立之年,台灣幾乎是我的第二個家。」
--康培莊
康培莊是美國首屈一指的台灣問題專家,對台灣和中國議題非常熟悉,至今筆耕不輟。這本書是他四十多年觀察、思考和寫作的累積。作者在自序中提到他1963年來到台灣,親眼見到台灣創造民主化和經濟起飛的「雙奇蹟」,也目睹了幾次台灣大選的混亂局面和台海危機,從這樣的「出發點」開始,他共寫了26本關於台灣的專書,這本書便是交織了浪漫風情和現實主義的集大成者。
林孝庭在《意外的國度:蔣介石、美國、與近代台灣的形塑》敘述1945-1954台灣如何成為國民黨政府最後一塊根據地,聚焦於飄搖不定的台美關係。在《飛彈、政客與祕密外交》這本書中,康培莊從1970年代尼克森/季辛吉與中國祕密外交到今日中美交鋒,緊扣著美中台三方關係,而中國的崛起,注定與美國爭奪霸主,一如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記錄古希臘兩次重大戰爭之一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中美之間的矛盾與衝突,以及經濟對政治、軍事的影響,再次印證了「修昔底德陷阱」-崛起中的強權挑戰霸權的情形下,一場戰爭在所難免,而夾在中間的台灣勢必捲入戰局。值得一提的是,英文書名「玩火」(Playing with Fire),指的是一個險局,暗示「三方在玩火」或「台灣是引發戰火的易燃物」,也就是「台灣上方的中美戰爭」。
本書也有著《伯羅奔尼撒戰爭史》的結構,五個部分緊密聯繫,成為一個完整的作品。作者以跨學科研究對台灣、中國大陸與美國三方的外交互動和政策演進作出了清晰而詳細的梳理,以及幾十年來台海潛在引爆點的細節和全貌。當我們看盡書中生動的情節後,更能發覺全書結構之嚴峻,也更能看到事情的真相。這本書橫跨了四十多年的歷史,說它是一本關於二戰後美中台外交政策的發展史並不為過。對中國而言,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是重大的轉變,在此過程中他必須時時提防軍方和黨內保守派伺機反撲。美國則因尼克森的乒乓外交和破冰之旅而翻轉其冷戰策略,開啟了冷戰時期後半場的壓軸戲:聯中制俄;到了一九八九年的天安門事件,讓中美關係發生天搖地動的改變。而台灣在面臨台美斷交後的險峻國際情勢下,蔣經國也必須以推動民主化的策略,來換取以美國為首的國際輿論支持,日後李登輝等人執政下的「民主台灣」,也在台灣與中國的外交戰中屢次發揮功效。
在某種程度上,所有外交政策或多或少都反映了執政者所面臨的國內困境,而所有決策者都在追求能紓解內部壓力、引導國內輿論的外交政策。作者在書中鉅細靡遺地描繪美中台的決策者如何度過一場又一場的政治危機,其中不乏引火自焚的例子;在作者看來,這種為確保其核心的政治利益而不惜反覆操作的行徑如同「玩火」。本書適時為我們回顧了台灣長年來在外交和戰略上的措施和得失,也提供了我們自省的角度,作者特別為台灣讀者撰寫2006年之後的發展,也對蔡英文政府當下面對的國際挑戰做了新的觀察。關注台灣和兩岸關係的讀者都不應錯過。
重要事件:
1972中美祕密外交、1979台美斷交、1989天安門事件、1995-96第三次台海危機
作者:康培莊(John F. Copper)
是美國羅德學院(Rhodes College)史坦利‧巴克曼(Stanley Buckman)傑出教授,國際研究系榮譽教授。畢生關注台灣和兩岸關係發展,著有亞洲和國際事務相關書籍逾三十種,與學刊、雜誌合作編輯四十多本專書,並發表七十多篇論文。
他在亞洲從事教學和研究逾十三年,1983到1989年白宮和國務卿任命他為東西文化中心的理事會成員。他曾多次赴美國參眾兩院的外交關係委員會及眾議院亞太事務委員會作證;1997年獲頒國際交流獎。現為美國中國研究學會的董事會成員及《亞洲事物》(Asian Affairs)學刊編輯委員。他曾被列入世界名人錄、美國名人錄、傑出人士、現代作家、公共政策專家年冊及亞洲研究名人錄。
著有《面對新世紀的台灣:政治和外交事務評論集》(As Taiwan Approaches the New Millennium: Essay, 1999)、《紛擾中的台灣:陳水扁政權評論集》(Taiwan in Troubled Times: Essays on the Chen Shui-bian Presidency, 2002)、《鞏固台灣民主》(Consolidating Taiwan’s Democracy, 2005)、《審判中的台灣民主:陳水扁時期和其後的政治變化》(Taiwan’s Democracy on Trial: Political Change During the Chen Shui-bian Era and Beyond, 2010)、《台灣:民族國家或省份》第六版(Taiwan: Nation-State or Province, 2013)、《國民黨重新執政:2008-2012年的台灣大選》(The KMT Returns to Power: Elections in Taiwan 2008 to 2012, 2013)、《台灣(中華民國)歷史辭典》第四版(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2015)、《中國的對外援助和投資外交》三卷(China’s Foreign Aid and Investment Diplomacy, Volume 1-3, 2016)
譯者:
劉泰廷
中興大學法學(國際關係)博士,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德國杜賓根大學歐洲當代臺灣研究中心訪問學者。曾旅居加拿大十五年。其研究興趣包括兩岸關係、中國外交政策和東亞國際關係。
許劍虹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專事中美關係研究,目前擔任《航空最前線》採訪編輯,業餘從事國軍與美軍二戰老兵的口述歷史,著有《飛行傭兵:第1美籍志願大隊戰鬥史》。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