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烏托邦小說承先啟後之作
第一本傳入中國的科幻小說譯作 啟發美國政治思想、風行歐洲, 甚至影響清末維新變法的重要作品 譚嗣同:貝拉米所構想的世界「殆彷彿《禮運》大同之象焉」 如果說,19世紀時,《百年回首》扮演的是一種政治上的靈感,那麼在20世紀,它則是為科幻小說對未來的最黑暗的構想提供了資訊。。 1888年出版後,《百年回首》便在美國造成轟動,穩居「美國最重要的著作」地位,並翻譯成超過二十種文字。其烏托邦式的幻想啟發了像是哲學與教育家杜威、《有閒階級論》作者范伯倫、美國工會領袖尤金·V·德布斯等人。以十九世紀的觀點以嚴厲批判當時社會的角度撰寫,貝拉米除了政治經濟制度上的看法,甚至提出了包括了像是收音機、電視、電影、信用卡與室內商場等對未來的非凡願景。 此書並引起了對烏托邦這個理念激烈的正反方對辯,啟發了後續50多部烏托邦著作的誕生。此書於1891年即翻譯成中文,對清末士大夫階級造成極大吸引力,啟發了康有為的《大同書》、梁啟超創作烏托邦小說《新中國未來記》、孫中山節制私人資本發達國家資本的主張,甚至是光緒皇帝的閱讀書目之一。 「現在沒有所謂的勞工問題了。」里特醫生回答,「這問題也不可能發生,所以我想我們應該解決它了吧。如果社會無法解決這麼簡單的問題,被催毀也是理所當然。 現在是2000年9月10日;你已經睡了113年3個月又11天。 在書中,作者擘畫出了一個烏托邦式的西元2000年,那時,階級問題已完全消滅,人人生而平等。不過,在真正的現實中,世界不僅沒有朝著書中的想望前進,甚至有人對此感到恐懼,提出質疑,從而衍生出了所謂的「反烏托邦」思想。而生長在現代的我們,也可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反思,平等的「大同」世界,是否隱含著極權主義的思想?放棄個人意志與選擇,進入一個共好的社會時,這樣的結構,究竟是美好,抑或是另一條危險的道路?
|
|
作者簡介愛德華.貝拉米(Edward Bellamy,1850-1898) 美國作家、記者、政治活躍分子,最知名的作品為烏托邦小說《百年回首》,在書中,其對未來世界歸於和諧的洞見,啟發了無數人民成立大量政治型社團與讀書會,致力於發揚他的看法。 1850年於麻薩諸塞州出生後,生長過程十分崎嶇,身體狀況也一直很差。大學時攻讀法律,且曾至歐洲留學一年,但畢業後卻直接投身新聞產業。在回到家鄉麻州在春田鎮聯合報擔任記者前,曾短暫任職於紐約郵報。25歲那年,貝拉米染上了結核病,此後人生皆為此病所苦,後來為了重拾健康,他曾移居夏威夷一年,回到美國後,便決定辭去記者工作,專心寫作。 接著,他也積極投入政治活動,並在1891年創立了雜誌社,以此作為推廣其政治理念的手段,並影響了廣大因為看了《百年回首》後追隨他理念的人。 |
愛德華.貝拉米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