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當今台灣媒體生態的起源、複製與再生。
二次大戰結束後,經歷四十多年(一九四五〜一九八七)的政治高壓管制,與三十多年(一九八七〜二○一九)的自由市場競逐,台灣的新聞媒體生態之所以發展成當前樣貌,跟這個社會的許多其他面向一樣,都具有歷史獨特性。 本書以吳濁流、李萬居分別代表台灣本地報人及半山報人群體,而在外省報人方面,則以曾虛白、雷震分別作為依附國民政府政策與批判國民政府政策的代表,觀察這些不同的報人群體,如何代表其背後不同的知識階層,在戰後台灣報業的舞台上各自、同時也是共同的展現意志,在經歷交會與分歧、激盪與磨合之後,如何在台灣的媒體生態上持續發揮強大的影響力。 |
|
作者簡介作者介紹作者簡介
邱家宜
出生於「殺朱拔毛、反攻大陸」時代的台灣,在父系中國、母系台灣的家庭成長;穿梭在代表父系、高調的宗法與廟堂,及代表母系、靜默的人情與生活之間,直到理解表象下往往還有深埋的底層。研究台灣近代史,讓我了解自己人生的底圖如何繪成,這是一幅讓我駐足良久,不時喃喃自語「原來如此」,仍在不斷展開中的底圖。
|
|
目錄目錄1.報人典型的選擇
為理解台灣新聞媒體提供線索 戰後台灣三種地緣背景的四類報人 2.雷蒙德‧威廉斯的「感知結構」理論 3.戰後的台灣社會:匯聚與分歧 4.苦悶的殖民地知識份子:吳濁流 5.徘徊在認同與放逐之間:李萬居 6.萬山不許一溪奔:雷震 7.國民政府政權的忠誠守護者:曾虛白 8.戰後初期「感知結構多重奏」的台灣報業舞台 9.「選擇性傳統」的運作 10.結語 附錄:曾虛白、雷震、李萬居、吳濁流之相關年代與事蹟對照表 參考資料 |
只有註冊並且購買過商品的顧客才能撰寫評價。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