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憂鬱的編年:電影<憂鬱之島>與香港的身份探詢

NT$420

庫存量: 2 件庫存

內容簡介


  對你來說,香港是什麼?
而「你」又是誰?

//《憂鬱之島》用重演手法而產生的時空穿梭和身分轉換,好像是從過去中尋找線索,影片中的人雖然有很大的差異,但他們都在各自的時代思考香港是什麼,以及想像香港的未來。有人以中國去定義香港的未來,有人的香港是自由的樂土,有人的香港是民主中國的一部分,有人的香港是今日不能再公開談論的獨立天地。而他們都因著想像香港的未來,而各自付出了代價。我們對自己身分的思考,或因種族而連結,或因政權的轉換,或因我們對價值的理解,共同的記憶,或因地域與社群的想像,或因被壓迫受苦而形塑。在不同時空穿梭的過程,演員與扮演角色的轉換,我希望能展示幾位不同年代的人想像香港的差異,同時亦貫穿不同年代的人,因未能主宰或左右香港的前路,而堆壘起的,一重又一重的憂鬱。//——陳梓桓(《憂鬱之島》導演)

那片環繞著香港,不斷變幻、湧動,有時散發著陰鬱氣息,卻又帶著生之希望的海,是電影《憂鬱之島》的背景色。在憂鬱的背景下,是來自香港的不同世代、有著迥異信念與命運的個體:不停講述六七暴動、卻又困惑自己是否為「暴動棄兒」的愛國商人;風雨不改,多年來始終在晨間海泳的伯伯;八九見證人、持續宣講勿忘六四的事務律師。

電影《憂鬱之島》記錄了六七暴動、文革逃港、八九六四等三個歷史時空下的行動者,並由二〇一九反修例運動世代的年輕人重演他們年輕時的行動與政治抗爭,逃離與追求,記憶與所背負的創傷。行動者與重演者在電影所創造出來的當下時空中相遇,他們各自在真實人生中的行動與傷口,他們對於香港的認知,對於自我身分認同的界定,有相互對話,甚至理解的可能嗎?

以此為輻射,在這本電影專書中有進一步延伸與討論。本書第一部從香港人的身分認同、社會運動的意義及其創傷、異議與堅持、對於政治受難者的紀錄,以及紀錄片如何書寫歷史等多重面向,回應電影裡所拋出的諸多提問與時代難題。

第二部分則為導演陳梓桓所書,描述《憂鬱之島》的創作緣起、拍攝人物與素材的挑選、拍攝方式的考量、「重演」手法的挑戰及他的思考,還有面對紛雜的素材如何剪輯等等。導演也探討了我們如何在所立足的這個當下回望過去╱歷史?如何解碼香港的離散宿命?而在本片拍攝期期間,香港社會發生巨變,讓這部原定為「後雨傘」的電影變成了「後一九」電影,導演又如何予以詮釋?本書最後並附有電影精選圖輯。

作者簡介


陳梓桓

《憂鬱之島》導演,香港浸會大學電影電視與數碼媒體藝術製作碩士

羅永生  

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退休副教授

林耀強 

律師、一九八九年學聯代表會主席、一九八九年北京天安門學生運動參與者

周永康  

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前祕書長、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地理系博士生

駱穎佳  

香港學者,文化及當代思潮研究工作者

謝曉虹  

作家、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副教授

林易澄  

白色恐怖書寫者、臺大歷史所博士

潘達培  

資深紀錄片編導,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專業應用副教授

目錄


【序】 讓我們把問題展開  ⊙梁啟智
從憂鬱之島開始的提問
從《憂鬰之島》探討香港人的身分認同  ⊙羅永生

社會運動留下了什麼
——一個參與過一九八九年北京天安門學運的香港人的觀點  ⊙林耀強

從六七衝突爭議、群眾運動到轉型正義所引申的反雛詰問
——為何反抗?如何理解不同的群眾運動?怎樣的香港值得香港人上下而求索?   ⊙周永康

社運創傷經驗的超克——從《憂鬱之島》看政治情感的曖昧與變易    ⊙駱穎佳

鳩叫、迴響、異議、答問、雜音——《憂鬱之島》的自覺之聲    ⊙謝曉虹

從黨國到社會,從中央到本地,從地下到日常
——《憂鬱之島》的爭議,與戰後香港左派青年的生命史     ⊙林易澄

紀錄片如何書寫歷史    ⊙潘達培

《憂鬱之島》的創作歷程
創作之時    ⊙陳梓桓
放映之後    ⊙陳梓桓

《憂鬱之島》電影圖輯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

只有註冊並且購買過商品的顧客才能撰寫評價。

購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