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學校

NT$700

庫存量: 1 件庫存

分類: 標籤:

內容簡介

同樣的名字!同樣的長相!
失序、錯亂,充滿詩意的愚人世界
「風采迷人、充滿悲劇又感人肺腑!」──當代小說之王納博科夫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布羅茨基等多位著名流亡美國俄裔作家盛讚
◎ 後現代主義的文學傳統顛覆
◎ 華盛頓郵報譽為二十世紀最傑出的俄國小說
◎ 出版至今達四十年,翻譯成二十多國語言並暢銷世界各地

 

「我部分消失了,變成河邊一株白色的百合,原來我已化身為它,從今而後我不屬於自己,不屬於學校,不屬於裴利洛校長您個人──不屬於世上任何人。從今而後我屬於別墅區的勒忒河,那條按自身意志逆流而上的河流。」

 

一名因精神疾病就讀特教學校的年輕學生,時間可以逆向、死如同生、童年記憶不斷輪播、感官自由捕捉遠方聲響與美麗景致,支離破碎的語言與思緒開成一朵芬芳的睡蓮,我與我手牽手超脫現實的現世。

 

最親愛的女老師維塔、獨裁霸道的裴利洛校長、喜歡告密的教務主任丁伯根太太、令人尊敬的地理老師薩維爾、體弱多病的女孩「風中玫瑰」、穿梭虛實的郵差「風之使者」、總是粉飾太平的精神科大夫札烏澤、作為威權體制守護者的檢察官父親,以及與音樂教師偷情的母親……,人物角色、故事情節皆隨著精神分裂的主角兼作者和故事敘述者的意識流動,時空不斷移轉、邏輯跳躍、自由聯想,文字場景密密相連,致使現實與想像失去了邊界,不想治療也無需痊癒,自我意識的對話衝破語言的極限,狂亂、詩意且深富哲理。

 

本書特色
◎ 顛覆俄國經典文學的後現代主,義從文字、人物、敘事、情節到結構,建立了一套獨樹一格的書寫系統。
◎ 譯者、政治大學斯拉夫語文系宋雲森教授專文解析,分別透過「文字密碼」、「敘事風格」、「小說結構」、「小說題裁」四種面向詮釋小說文本。
◎ 淡江大學俄文系蘇淑燕副教授兼系主任導讀,帶領讀者一同探索故事主人翁的愚人視野,超脫時間與空間笑看傻子的絢麗幻想世界。
◎ 收錄俄國當代藝術家Galina Popova的全書插畫70幅。
◎ 本書裝幀採裸背線裝,封面燙霧黑、書衣霧面網印白燙亮黑、書腰霧面網印黑,並於書口網印內文經典段落。

作者簡介


薩沙・索科洛夫(Саша Соколов, 1943-

1943年生,旅美俄裔的後現代主義小說家暨詩人。小說在文字、敘事、人物等多顛覆文學傳統與規則,喜玩弄音韻、自創新詞和語法,並處處暗藏典故,獨樹一格的書寫系統於世界文壇佔有一席之地。

索科洛夫自小便喜愛文學,性好自由不受管束,在學校常寫些俏皮話和短詩惹麻煩,中學時便嘗試寫中篇冒險小說,流傳於同儕之中,畢業後曾加入前衛浪蕩詩社《史墨格》。1967年就讀國立莫斯科大學新聞系,開始發表隨筆、短篇小說和文學批評。

1973年完成長篇小說《愚人學校》,卻因其意識流的寫作手法,藉患雙重人格少年的視角隱喻社會亂象,強烈的批判性不符蘇聯官方既定之「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路線,未獲蘇聯當局核准出版。於是將作品送往西方,幾經輾轉,受到當代小說之王納博科夫等多位著名流亡美國的俄裔作家高度推崇,1976年順利於美國出版,暢銷歐美各地、聲名大噪。1989年正式獲准在俄國出版所有作品。1996年獲頒普希金文學獎,並持續創作至今。

宋雲森


目錄

推薦序──超脫時空的愚人神話──蘇淑燕
譯者序──宋雲森

第一章 睡蓮
第二章 此時此刻(寫作於陽台之短篇故事集)
最後一日
一連三個夏季
跟往常的星期日一樣
補習教師
有病的女孩
河岸沙丘
博士論文
城郊地區
荒地之中
土方工事
巡夜者
此時此刻
第三章 薩維爾
第四章 吱吱嘎嘎
第五章 遺囑

關於薩沙・索科洛夫──宋雲森
關於愚人學校──宋雲森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

只有註冊並且購買過商品的顧客才能撰寫評價。

購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