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娓娓多變的原運30 年 道來綿延的原民心境
他們就像自灰燼中重燃火苗之後的烈焰主角, 承接著各類舊新挑戰。 本書延續《認同的污名》一書原貌精神,採取最大宏觀研究視角,分成前篇、中篇、及後篇。 中篇與後篇的最主要理論架構,是以觀光人類學(anthropology of tourism)前臺(front stage)與後臺(back stage)等二個相對的分析概念為基石。前臺指公開展現於外的樣態,那是群策群力的眾人活動。當然,既稱前後臺,就有類似表演的舞臺,也應有可界定為觀眾者,而在原住民的眾人展演場域上,觀眾對象一方面就是國家大社會政府和漢裔臺灣人,另一方面則是廣泛的原民同胞。 過去二十多年間,作者觀察出原住民世界中,至少有七大社會運動的建置與維繫,而此等不需動員的類全民運動,正是族群是否具有優質前景的條件。而臺灣原住民在世紀交替前後,充分展現了社會文化活力,因此,當下尤其值得對這些現象進行脈絡性分析,以獲得更深入的瞭解。 |
|
作者簡介作者介紹作者簡介
謝世忠 臺北市人 學歷 現職 經歷 著有 其他尚有200種著作 看了傷眼 不看護眼 看與不看間傻眼 |
|
目錄目錄序言
【前篇 當代敘事:年代學上的原住民族群行動】 第二章 出現贏面 第三章 真贏假贏? 【中篇 前臺盛事:七大社會運動的輝煌與論評】 第四章 族群政治運動
第二節 原原相會:體制內外較量一波波 第五章 藝術文化運動 第六章 躍進學術運動 第七章 文學建構運動 第八章 族稱獨立運動 第九章 重掌環境運動 第十章 根生都會運動 【後篇 後臺多事:原住民的日常與日常原住民】 第十一章 政治風向 第十二章 菁英實踐 第十三章 名份分明 第十四章 過往如夢 第十五章 唱往何處 第十六章 域外情緣 第十七章 歸鄉一夜 第十八章 步步臨淵 第十九章 英雄濕襟 第二十章 演出現代 第二十一章 文化呼喚 第二十二章 家與部落 第二十三章 凜風淒雨 第二十四章 角落心聲 第二十五章 物質誤植 第二十六章 國家誰的 第二十七章 希望很窮 第二十八章 氣泡一場
第二十九章 半知半解 第三十章 結論:分據前後臺的今日原住民 英文摘要 |
只有註冊並且購買過商品的顧客才能撰寫評價。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