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視約翰.伯格:我們這個時代的作家

NT$520

庫存量: 1 件庫存

內容簡介


約書亞˙史柏林(Joshua Sperling)

約書亞˙史柏林生於紐約市,在加州長大。他的文章出現於《布魯克林軌道》(Brooklyn Rail)、《格爾尼卡》(Guernica)、《電影季刊》(Film Quarterly)、《跳接》(Jump Cut)和《布列特雜誌》(Bullett Magazine)等刊物上。他擁有耶魯大學「比較文學、影片與媒體研究」的博士學位,目前任教於歐柏林學院(Oberlin College)。

譯者簡介
林鶯

畢業於臺灣大學外文系。曾任職於漢聲和張老師月刊,現專事翻譯。譯有《艾倫.圖靈傳》、《天翻地覆》、《一次讀懂心理學經典》等書。

作者簡介


他,顛覆整個世代觀看世界的方式。

與蘇珊˙桑塔格、羅蘭˙巴特齊名;
歐洲二戰後最具影響力思想家之一。

從憤怒青年到說故事的人——
回溯約翰˙伯格思考源頭、觀測其書寫抵達之邊界,
探究半個世紀以來人文地景的面貌。

【影像評論人˙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郭力昕|專文推介】

「除了當畫家之外,我也努力思考藝術,同時為藝術而思考。不過我努力超越畫筆之尖來思考,結果,主要是我對藝術的關懷催生了我整體的政治信仰和社會信念。根本不是我把政治拖入藝術裡,而是藝術把我拖入政治裡。」——約翰•伯格

約翰˙伯格是戰後歐洲舉足輕重的左翼人文思想家和創作者之一。身為小說家,他贏得一九七二年的布克獎,卻於領獎時大力抨擊該獎項,並把他一半的獎金捐贈給左派政治組織「黑豹黨」;身為電視節目主持人,他以《觀看的方式》改變了人們觀賞藝術的方式;身為說故事的人和積極參與政治的行動者,透過他的著述捍衛勞工、移民和全世界受壓迫者的權利和尊嚴——直至二〇一七年一月過世,他始終如一是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革命家。

藝術及受壓迫者是約翰˙伯格終其一生最重要的關懷主題,並深遠地影響其生命及作品。《凝視約翰•伯格:我們這個時代的作家》(A Writer of Our Time: The Life and Work of John Berger)圍繞著一系列既關於個人又屬於大時代歷史的分水嶺事件建構,追溯伯格的發展,從早年為英國報刊撰文的文化批評鬥士,歷經一九六〇革命年代意氣風發的歲月,直到晚近伯格重塑自己成為鄉間說故事的人。

本書作者——約書亞˙史柏林(Joshua Sperling)爬梳大量資料與原始檔案,利用未曾發表過的第一手訪談,旁徵博引撰寫約翰•伯格生命軌跡的細節,陳述與論評深入挖掘爭議的關鍵,完整揭露出伯格這位異常複雜且韌性十足的人物。伯格的思考及關懷從何而來?又將引領眾人往哪去?終將成為我們叩問困擾整個世代宏大命題的關鍵。

【媒體好評】

「這本引人入勝的學術思想傳記追溯了伯格一生創造力不斷進化的過程,從他龐大的產出中分析出最精粹的部分⋯⋯將它們置於他所神往的馬克思主義架構之中。」——《紐約客》(New Yorker)

「了不起的約翰˙伯格獲得了配得上他的思慮稹密、觀點敏銳的研究。約書亞˙史柏林游刃有餘剖析了這位作家異常多面的人生每一個面向:他的藝術評論、小說、熱情的政治參與、浸淫於阿爾卑斯山區村民的生活之中,等等。熱愛伯格作品的讀者會在書裡找到豐富的背景描繪,而還不認識伯格的人,我希望,會受此書啟發去閱讀伯格。」——亞當˙霍赫希爾德(Adam Hochschild),《李奧波德國王的鬼魂》(King Leopold’s Ghost)作者

「《G.》、《第七人》和《觀看的方式》的作者理當一輩子是挑起爭端的人物和革命家。不過終究『界定他的比較不是他反對什麼,而是他熱愛什麼』。偶爾批判,然而總是深情,約書亞˙史柏林的約翰˙伯格研究如同他的主角,觀察敏銳、立論嚴謹、見解深刻,而且出乎意外地讀來愉悅。」——大衛˙艾德加(David Edgar),《寫在心上》(Written on the Heart)作者

「如果不是用來選擇正確的那一面,伯格對於一件事物『看見每一面』的天分和不可思議的游移視角,就不會那麼有價值了。」——莎拉˙妮可˙布里姬特(Sarah Nicole Prickett),《書論壇》(Bookforum)

「在約翰˙伯格九十年的人生裡,他在藝評家和小說家、紀錄片製作人和編劇、農場工人和歷史學家、詩人和論戰者的身分轉換間穿梭自如,有時候則是兼而有之⋯⋯這些種種明顯的矛盾是否總結出什麼來?任何要為約翰˙伯格立傳的人得掌握的訣竅是在多元中找到統一。而約書亞˙史柏林勝任這項工作。」——羅伯˙明托(Robert Minto),《洛杉磯書評》(Los Angeles Review of Books)

「具備匹配他的主角人物的世故和熱情,史柏林按照時序和主題開展對伯格的評價⋯⋯(《我們這個時代的作家》)為關於伯格的書寫,以及過去五十年文化左派整體面貌的學術研究,增添了鮮活和機敏的一筆。」——《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讓人歡迎的介入,公允評價了伯格思想和作品的歷史地位,一直以來在英國遭到嚴重的錯誤低估。」——《晨星》(Morning Star)

「在政治和個人之間巧妙轉換,描繪出跌宕起伏、波瀾壯闊的一生。」——印度《星期日衛報》(Sunday Guardian)

「出色的作品⋯⋯史柏林寫得爽利,身為伯格的粉絲卻不造神。」——《雪梨晨鋒報》(Sydney Morning Herald)

「立論清晰有力,有趣而且見多識廣。」——《藝術報》(The Art Newspaper)

「第一流的約翰˙伯格學術思想傳記⋯⋯史柏林探究了伯格的發展脈絡,參照快速演化的社會和政治氛圍。」——《選擇》(Choice),〈編輯精選〉

「銳利、動人、讀來津津有味。」——布魯斯˙羅賓斯(Bruce Robbins),《國家》(Nation)

「史柏林為伯格一生的藝術和政治活動提供了脈絡,於是我們現在得以全盤了解他的理念和風格如何演變的脈絡,以及他驚人多樣的持續產出⋯⋯毫無疑問伯格是過去五十年藝術界和文化界最具影響力的知識分子之一。」——朗˙史雷特(Ron Slate),「在海提上」(On the Seawall,史雷特主持的網站)

「一位傑出而深具影響力人物的精彩傳記,剖析到位。強力並且毫無保留推薦社區和學院圖書館的「當代傳記」分類要收藏《我們這個時代的作家》,同時約翰˙伯格研究的補充書單也少不了這本書。」——《中西部書評》(Midwest Book Review)

推薦序|與John Berger在書裡重遇
郭力昕/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John Berger 於二○一七年初辭世後,《攝影之聲》的李威儀邀評論家張世倫與我進行一場追念Berger的對談。我提及一九九五年在倫敦看到BBC電視頻道的人物專訪節目《Face to Face: John Berger》,讓我至今記憶猶新。主持人Jeremy Isaacs在訪談最後問Berger:「你希望後人要如何記得你?」Berger沉思了兩三秒,微笑回答了幾個字:「By what I have brought back.(就請記得我[從生命經驗裡]所帶來的[書寫]。)」
逾一甲子以來,Berger豐沛的書寫持續帶給不同世代的讀者歷久彌新的養分,不僅是觀看世界的方式或藝術批判思想的啟蒙,更是對藝術、政治與生命實踐的態度和高度。在《凝視約翰.伯格:我們這個時代的作家》裡,作者史柏林從大量資料與原始檔案的爬梳及訪談中,旁徵博引地撰寫了Berger其人其作及其生命軌跡的細節陳述與論評,是很少見的一部對John Berger既深入又廣泛評述的重量之作。作者指出,Berger六十年的思想結晶,讓他成為書寫範圍最廣泛、最受喜愛的戰後作家之一,但也是最少人讀通他所有著作的作家之一。
不易讀通Berger的諸般著作,不是因為它們艱澀;剛好相反,Berger的文字平易近人,不賣艱澀學術語言或深奧理論,儘管他的許多作品具有哲學內涵。當然,他的書寫文類非常多元,在散文、評論、小說、劇本、詩作之外,還有影像、素描和圖文並置的創作。Berger書寫所涉及的主題範圍也極廣,從藝術到政治,從當代文化現象、歷史反思、社會議題、新聞事件,到個人的生活與感官經驗,皆可成為他的書寫與發言題材。我們有時一面讀到他具知識和思想密度的評論,忽而又在另一篇文章裡看到非常感覺性的經驗描述,甚至偶爾會覺得他對事物的評論是否有些矛盾之處。
但Berger的書寫雖龐雜然而並不亂,他的立場與意見也沒有根本上的矛盾。史柏林在〈導言〉描述了他二十二歲在尼泊爾加德滿都,於二手書店裡買到《影像的閱讀》(About Looking),第一次與Berger相遇的動人體驗。這位大學唸物理的作者說:「在伯格的文章裡我找到觀看世界的方式,和我在課堂上學習到的一切都不一樣。那是一種書寫、思考,以及——我推斷,生活的方式,在心智的殫精竭慮和經驗的隨手捻來,或者確切地說,腳踏實地之間,看不見任何矛盾。他的散文有股發自肺腑的力量,既形而上又有血肉,十足感官卻不沉溺⋯…在伯格身上我發現天文學家和看星星的人同時存在。」
正是Berger身上這種二元並存而非對立的罕見特質,讓他隨心所欲又同時具有嚴謹論證與知識基礎的書寫,自由地穿梭於歷史與當下、優游於文字與影像之間、浸淫在抽象思考與身體經驗之中,令人不易歸納或跟隨,卻又讓人著迷不已。史柏林以評述Berger的幾部代表性作品或創作文類為軸,將它們放進那些書寫的特定時空脈絡裡,讓讀者深刻地理解,何以Berger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作家:他在不同歲月的書寫,都同時屬於那個特定的時代、又屬於每一個時代。也許他在某個時代的批判火力尖銳強大,在另一個時代的書寫溫厚寬容,但他對藝術的熱愛、對當代人民流離失所的核心關切,與左翼人道主義的政治立場,則未曾改變過。
一九五二年、二十五歲的John Berger,就敢對當時被視為鼓勵進步╱前衛藝術的展演空間,例如在倫敦的「當代藝術學會」(ICA)或泰德美術館(Tate Gallery)裡的競賽或展覽,於左翼傾向的刊物《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發表文章強烈批評。二十年後,四十五歲的Berger仍是一名文化鬥士與資深憤青。他在小說《G.》得到英國最重要文學競賽布克獎(The Booker Prize)的頒獎典禮上,公然批評這個獎的意義,與此獎的贊助者在西印度群島土地上剝削奴工耕種所獲取的不義財富,並宣布將此獎金半數捐給倫敦的黑豹黨。
作為雄辯的文化政治挑戰者,Berger在批評布克獎的同一年,於BBC製作主持了總共兩小時的四集電視片《觀看的方式》(Ways of Seeing),並集結成一本小書。《觀看的方式》的製作動機,來自針對英國藝術史學家肯尼斯•克拉克爵士(Sir Kenneth Clark)於一九六九年在BBC主持的一系列十三集電視節目《文明》(Civilisation: A Personal View),在觀點上的挑釁與批判。
當克拉克穿著西裝領帶、操著一口正統英國貴族腔,講述歐洲黑暗時代以降的西方藝術和建築史的三年之後,Berger頂一頭搖滾樂手模樣的捲髮、穿著一九七○年代的花襯衫和喇叭褲,在某個國家藝廊場景,手持解剖刀割下一塊歐洲古典名畫,談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的神祕化、西方油畫乃商業資本主義占有慾望之展現、西方裸體畫實為男性偷窺癖的產物時,他顛覆的不僅是電視製作的概念,從而使《觀看的方式》成為七○年代最具影響力的藝術節目,而且將理解藝術的方法,或者研究視覺文化的路徑,從形式主義的欣賞,轉為分析、解構藝術話語裡的各種隱藏意涵與權力關係。
Berger對西方藝術傳統裡的霸權話語、資本邏輯和階級意識的冷眼批判,犀利凶猛,不留情面,但是他對區域性與全球性的民眾離散命運,又展現了長期的悲憫和同理情懷,溫柔敦厚地書寫他們的苦難,為他們發聲。無論是小說《第七人》(A Seventh Man)、現實主義攝影的圖文論述《另一種影像敘事》(Another Way of Telling),或者集結了Berger在攝影方面的所有論述文字集《攝影的異義》(Understanding a Photograph),Berger談攝影時,經常是從帝國主義和資本主義全球化給世界帶來的災難,與人們因而被迫流離、無家可歸這個關切點出發,討論照片作為一種具有求存與抵抗之政治意義的可能性。

在這裡,Berger對現實主義攝影意義的討論,相較於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或者傅柯派的後結構主義影像學者約翰‧塔格(John Tagg),展現了較大的包容性。桑塔格認為攝影是抽離歷史與現實脈絡的碎片,約翰‧塔格也認為羅蘭‧巴特(Roland Barte)在《明室》裡對攝影閱讀經驗的現象學式的描繪,失掉了巴特早年對攝影意義的剖析力道。Berger則認為,照片對個人的記憶有貢獻,那對於失去所愛之人或被迫離開家園的人,懷裡揣著的家人生活照片,是抵抗乖違命運、懷抱希望的方式。
當我在二○○七年訪談John Berger時,劈頭就挑戰他對薩爾加多(Sebastiao Salgado)《遷徙》(Migrations)巨型攝影專題製作的肯定,認為薩氏的宏大影像,只是美感化了流離者的現實處境。Berger當時包容了我理直氣壯、自以為是的意見,溫婉地表示即便薩氏把攝影書製作得太過精美昂貴,整體來看《遷徙》還是有政治價值的。我也許仍保留對薩爾加多攝影的某些批評意見,但是《凝視約翰.伯格》這本書清楚地提醒了我,Berger看待攝影之可能的角度,依然是非常政治性的。他不放棄任何可能激發人們通過影像的觀看,關心自身處境和現實世界的機會。我畢竟仍沒有完全讀通Berger。
John Berger這個人本身就是一本大書。作為放火者╱挑釁者與他的溫暖謙卑包容,並存在同一個身體裡,魅力破表。史柏林在〈導言〉對Berger魅力四射的描述之精準,讓我心領神會,因為他對所有的人與事都一致的誠懇與誠實,那背後是他對人群或生命共同體無限寬闊的愛與興趣。史柏林在書中不同的地方提及性愛在Berger生活中占有的角色,「他認為做愛是人生最值得的事」,作者說。「藝術學校、臥房和戰時倫敦,是伯格青春時代性格養成的三座劇場。」而「臥房」指的正是十六歲的青少年Berger、在一九四二年的二戰歐洲裡與年輕女孩同居的生命體驗:「我人生中第一次能開始選擇如何去解決我自己提出來的問題,而不只是選擇一個方法去熬過別人要我做的事。」
史柏林說,Berger「認定我們感官愉悅和共同體的生活具有救贖的政治價值」。在《G.》這本小說裡,性是愉悅和自由的根源,因為它可以讓人真正放鬆、消除緊張對立與矛盾狀態,從而通過身體建立起個人主體意識、體悟到生命簡單而整體性的意義,從感官經驗進入精神層次。當人們通過美好而平等的性愛,確切感受到彼此友愛和相互尊重的共同體意識時,法西斯主義的人格類型將難以滋長,一個和平的世界有機會逐漸靠近。性與政治總是被獨裁者綁在一起牢牢控制,良有以也。
John Berger熱情、慷慨、犀利、深思,又寬容大量。他是一位至死不渝的馬克思主義作家,而他對藝術、感官、自然與身體經驗的敏感細膩,使他讓那些教條主義左派顯得顢頇無用。他不受學術條框規範的自由書寫,對學術圈和學子的廣大影響力,遠超過很多只能把自己武裝在學術詞藻裡的蛋頭學者。Berger既是一本大書,也是陣陣撲面薰風,他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作家,也是鼓舞我們勇敢反身自省,追求自由、友愛與團結的生命典範。

目錄


推薦序|與John Berger在書裡重遇——郭力昕/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導言|辯證法與梨樹

1|為寫實主義而戰

2|獻身的危機

3|藝術與革命

4|分裂的忠誠

5|向現代主義致敬

6|友誼的產物

7|超越意識型態

8|山谷的樣貌

 

致謝

註釋

中文參考書目

約書亞.史柏林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

只有註冊並且購買過商品的顧客才能撰寫評價。

購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