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 前國史館館長張炎憲教授規畫,新台灣和平基金會協力推動,玉山社編印完成
的《典藏台灣史》第四冊。
◎ 打破以往消極與積極的論述,改從清代的陸權帝國性格出發,闡述其穩定控制
、防止動亂的思維和目標,以及對統治成本及效益的考量。
內容簡介:
淸帝國治台長達211年,不管是行政規劃、農商經濟,皆影響台灣甚劇。尤其是漢語系移
民成為主流社群,並使台灣納入漢字文化圈,成為台灣歷史文化的深層結構。
台灣納入清帝國的版圖後,官員不瞭解台灣民間社會的活力及特殊性,加上大量漢人移
民來到台灣開墾,便形塑官員與移民「雙重外來」的特徵,影響歷史發展深遠。
漢人的移居改變台灣地貌與經濟發展,也帶來原鄉的社會風俗,更影響了原住民族的生
活方式,侵擾了固有的部落結構與文化,在第二冊《台灣原住民史》可見詳述。
隨著時間推展,原先的移民亦逐漸產生「在地化」。而族群間的頻繁交流,則讓原住民
的風俗和習慣融入漢人社會,進而與傳統的漢人文化有了區別。
現任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秘書長的戴寶村教授,與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兼任所長的溫
振華教授聯手,梳理清帝國統治下的台灣。除了討論政治、經濟、文教等官方施政架構
,更從姓氏、宗教,以及歌謠、俚語等社會風俗入手,帶領讀者看到生活中不同的文化
痕跡,與台灣文化的多元與獨特。
=《典藏台灣史》套書介紹=
全套共七冊的《典藏台灣史》是以全面性觀點,論述史前到當代的一套台灣史鉅作。
張炎憲教授生前推動台灣史普及化,主張由台灣人自己書寫具有主體性觀點的台灣史。
因此,思考這套書的內容時,便希望導進晚進的研究成果,促進台灣社會對台灣歷史的
瞭解、提升台灣意識。
我們常說:「立足台灣,放眼世界。」然而,立足台灣,除了看見當下與未來,更要回
溯過去,瞭解前人如何在這片土地落地生根、汲取多元文化養分,而以拼勁和不服輸的
精神,一起成就台灣。
本書系套書集結了劉益昌、詹素娟、林偉盛、溫振華、戴寶村、林呈蓉、何義麟、蔡錦
堂、李筱峰、薛化元等重要的台灣史學者之力,在台灣主體性的前提下,統整多年研究
成果,建構屬於我們這一代台灣人的台灣史觀。
第一冊 《史前人群與文化》
第二冊 《台灣原住民史》
第三冊 《大航海時代》
第四冊 《漢人社會的形成》
第五冊 《19世紀強權競逐下的台灣》
第六冊 《台灣人的日本時代》
第七冊 《戰後台灣史》 |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