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雷克斯.韋德
原文作者: Rex A. Wade
譯者: 謝家柔
出版社:廣場出版
出版日期:2021/07/07
ISBN:9789869864572
為何一年內掉出自由窄廊,落入共產極權?
劍橋大學出版社長銷二十年史學名著.首次中譯版
重新理解共產世界與美蘇冷戰的起源──1917俄國革命
知名蘇聯史學者,俄國革命史權威,雷克斯‧韋德教授學術代表作
俄國史專家,輔仁大學榮退教授,周雪舫審定+專業導讀
一年內從專制到民主再到專制,
1917年的俄羅斯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1917:共產政權誕生、改變世界的關鍵一年
1917年2月,飢寒交迫的俄國人民走上街頭,二月革命爆發。沙皇退位,延續三百多年的君主專制政權就此終結。人們開始期待新政府能夠帶來更光明的未來。然而,就在同年10月,列寧與激進左派便掀起了十月革命,成功控制首都並推翻自由派與中產階級的臨時政府,建立全世界第一個共產政權。
短短一年之內,俄國從一個專制君主統治的帝國,快速走過自由主義、社會主義,最後直奔最激進的共產主義「烏托邦」。這兩場革命不只帶來俄羅斯歷史的鉅變,也讓美國與蘇聯,自由民主與共產極權的對壘成為二十世紀的主旋律,對世界局勢的影響至今不歇。
為何俄羅斯一度看似要踏入自由的窄廊,轉眼間又落入專制極權的陷阱?
充滿動盪、激情與希望的一年,又如何為共產奪權鋪平了道路?
不只是列寧:重現革命年代的黨派鬥爭與路線競合
《共產元年1917》作者韋德教授為知名蘇聯史學者,也是俄國革命史權威。本書破除俄國革命的常見迷思,提醒讀者看見一九一七年政局背後的複雜歷史:這既不是布爾什維克(後來的共產黨)對無知大眾的單純操弄,也不僅是一起在列寧縝密計畫下的奪權行動。俄國革命的歷史,既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國際局勢相牽連,同時深受國內不同政黨派系政治主張的影響。本書特別著重在二月革命之後,新出現的政治集團與政治主張,尤其左派與右派內部的政治重組,以及溫和中間路線與激進鬥爭路線的之間的勢力消長。為何政治人物最終無能回應人民的訴求?中間路線的失敗如何引發人民的不滿,成為布爾什維克掌權的鎖鑰?這些都是值得讀史者深思的課題。
時代洪流下的社會百態:看見革命群眾的複雜與多元
另一方面,革命的歷史也遠遠超出活躍於首都的一小群政治領袖或工運分子。韋德教授指出,除了列寧與布爾什維克黨之外,許多立場各異的政治團體都曾活躍於俄國革命之中;除了政治領袖之外,工人、農民、女性也都追求各自的目標,而未必完全服從「黨中央」的指揮;除了首都與俄羅斯人之外,俄羅斯帝國境內的少數民族也各自懷有革命的理想,而不見得與首都同步。這些過去革命史鮮少訴說的群眾,也是左右政治局勢的關鍵。唯有看見各方路線在俄國革命中扮演的角色,看見他們的投入與參與,期望與挫折,我們才能理解1917年俄國革命的全貌。
本書以「一九一七年」為經,「黨派、階級、民族」為緯,為讀者勾勒出最完整的俄國革命史圖像:
◆在革命前夜,俄羅斯帝國面臨怎麼樣的政治、經濟與階級困境?
◆為何在推翻帝制之後,自由派與中產階級的臨時政府無以為繼?
◆階級對立與黨派路線的分歧,如何主導了革命的走向?
◆為了革命走上街頭的工人、士兵、農民,他們對革命懷有怎麼樣的願景?
◆俄羅斯帝國崩解後,少數民族又如何抓住爭取自由的機會?
◆激進的革命願景又如何變質,成為共產極權體制的開端?
本書特色
本書英文第三版發行之際,正逢俄國革命100周年。彼時俄國雖然擺脫了蘇聯共產意識型態的陰影,卻依舊無法脫離專制強人的統治。俄國人民看似不再受到低效率計畫經濟的束縛,但政治的自由、人權的保障並沒有增加太多。為何俄國要進入自由的窄廊如此困難?另一方面,俄國與烏克蘭的戰火未歇,與歐美關係緊張,在中亞則面對伊斯蘭社群與中國一帶一路的壓力。俄羅斯帝國留下的遺緒似乎仍然主導了當代歐亞大陸的政局。
這些疑問都促使我們重新省思俄羅斯在歐亞大陸的地位,以及俄國革命在歷史上的意義。本書既呈現了舊沙皇體制與社會的緊張,也描繪了革命之後,中上階級與工農階級之間,不同政治路線的競合與對抗。本書也觸及了非首都地區以及少數民族對革命的追求與反應。《共產元年1917》提供了俄國歷史的一個切片,讓讀者得以綜覽俄國社會的各個層面,並對革命的影響有具體而微的認識。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