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凝視〕
一位導演,三大國際影展榮耀肯定;
廿部作品,逾四十年光陰成就電影。
★全彩印刷,收錄多幅精采劇照★
侯孝賢電影與文學的關係密切, |
|
作者簡介謝世宗
美國耶魯大學東亞語文研究所博士, |
|
目錄名家推薦
推薦序 為何需要又一本侯孝賢電影研究專書?/陳儒修 推薦序 侯孝賢的抒情詩學:一個新的典律/楊小濱 自序與謝誌 撰寫體例 ⠀⠀⠀⠀⠀⠀ 導論 侯孝賢、《悲情城市》與抒情傳統 一、侯孝賢研究與抒情傳統 二、中國抒情傳統再定義 三、抒情傳統與電影媒介 四、研究範圍與章節架構 ⠀⠀⠀⠀⠀⠀ 第一章 沈從文、生命力與城鄉發展 一、從湘西故事到《風櫃來的人》 二、青春之歌與封閉的島嶼 三、國族寓言與經濟發展 四、文學、電影與互文式的比較研究 ⠀⠀⠀⠀⠀⠀ 第二章 靜態悲劇與旁觀者視角 一、抒情傳統與個人才俱 二、再探抒情傳統:一個電影研究的視角 三、《冬冬的假期》:成長啟蒙與人際疏離 四、《童年往事》:生死凝視與世代交替 五、《戲夢人生》:人生圖像與劇臺空間 六、敘事電影與抒情時刻 ⠀⠀⠀⠀⠀⠀ 第三章 偷車賊、底邊階層與抒情置換 一、《戀戀風塵》與偷車賊的故事 二、鐵軌、甬道與底邊階層 三、現代性的多重時間與敘事的辯證發展 四、自然、啟蒙、抒情與象徵性的解決方案 五、電影生產與社會力的協商 ⠀⠀⠀⠀⠀⠀ 第四章 歷史再現、今昔對比與敘事結構 一、歷史與當代的敘事連結 二、《好男好女》:歷史再現與多層次敘事 三、《好男好女》:歷史解釋與歷史真實性 四、《最好的時光》:今昔對比與抒情的終結 五、從歷史電影到現代都會的轉折 ⠀⠀⠀⠀⠀⠀ 第五章 當代的末世圖像與抒情的時間意識 一、從過往鄉村到當代臺灣 二、《尼羅河女兒》:女性旁觀者視角、城中之鄉與幫派分子的悲劇 三、《南國再見,南國》:無出路的公路電影與土地的商品化 四、《千禧曼波》:後現代臺北、時間不感症與異國烏托邦 五、抒情傳統在當代的延續與斷裂 ⠀⠀⠀⠀⠀⠀ 第六章 跨國電影、觀光客的凝視與抒情在他方 一、跨國電影的詩學與政治 二、《珈琲時光》:時間之流與東京的城市交響曲 三、《紅氣球之旅》:記憶的追索與法國文化的建構 四、觀光客凝視下的跨國城市再現 ⠀⠀⠀⠀⠀⠀ 第七章 文化中國的擬像與幽微的華麗美學 一、跨國脈絡中的國族電影 二、電影博物館,或歷史作為一種奇觀 三、《海上花》:人際互動、時間意識與殖民的(不)在場 四、《刺客聶隱娘》:人倫之情、身分認同與歷史的逃逸 五、抒情傳統與文化中國的擬像 ⠀⠀⠀⠀⠀⠀ 結論 臺灣戰後政治文化與中國抒情傳統的反思 一、新電影之死 vs. 戲戀侯孝賢 二、抒情傳統與政治文化 三、從批判的抒情到抒情的批判 ⠀⠀⠀⠀⠀⠀ 參考文獻 本書各章論文出處 本書使用影像圖檔之授權來源 附錄一 侯孝賢執導作品 附錄二 侯孝賢電影研究詞彙 索引 |
謝世宗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