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

NT$420

庫存量: 2 件庫存

分類: , 標籤:

內容簡介

近幾十年來,中國大陸和日本的史學界對明清商人的研究作出了辛勤的努力,他們蒐集並整理了大量的歷史資料,也對許多具體的制度進行了詳細的考證。但一般而論,由於基本預設、概念架構、以及分析方法都不相同,他們的主要興趣集中在商人的客觀世界和經濟活動方面。至於商人的主觀世界,包括文化背景、意識形態、價值觀念各方面的問題,在他們的研究取向上是不佔重要地位的。
《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提出的是所謂「韋伯式」(Weberian)的問題:中國儒釋道三教的倫理觀念對明清的商業發展是否曾發生過推動的作用?作者分析禪宗、新道教和新儒家,從三教的入世倫理及社會影響這一特殊角度入手,特別注意三教在入世倫理方面相互交涉的複雜過程,尤其是禪宗對理學的影響。從而進一步研究宗教和道德觀念對中國商人階層的影響。
從十六世紀以來,中國商人階層的社會功能在實質上日益重要。與此相隨而來的是他們在社會價值系統中所佔據的位置顯然上升,甚至他們的法律身份也有改善的跡象。本書研究的是明清商人的主觀世界,包括他們的階級自覺和價值意識,特別是儒家的倫理和教養對他們的商業活動的影響。
本書增訂收錄〈士商互動與儒學轉向〉一文,探討明清時期「棄儒就賈」的社會運動,使得士商界線變得模糊,儒家價值觀念因士商合流而開始轉向。這種儒學內在的漸變,在李鴻章所說的「三千年未有之變局」開始展現的早期,曾在暗中發生導向的作用。

書系總目
歷史與思想
紅樓夢的兩個世界
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
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
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與思想再認識
未盡的才情:從顧頡剛日記看顧頡剛的內心世界
十字路口的中國史學
東漢生死觀
漢代貿易與擴張:漢胡經濟關係的研究
人文與理性的中國
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
近代文明的新趨勢:十九世紀以來的民主發展
民主革命論:社會重建新觀
到思維之路
民主制度之發展
自由與平等之間
文明論衡
香港時代文集
我的治學經驗
中國歷史研究的反思:古代史篇
中國歷史研究的反思:現代史篇
余英時雜文集
余英時序文集
余英時時論集
余英時政論集(上、下)
余英時書信選
余英時詩存

作者簡介


作者:余英時
1930-2021,祖籍安徽潛山。燕京大學肄業,香港新亞書院第一屆畢業,美國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師從國學大師錢穆先生及漢學泰斗楊聯陞先生。曾任教於密西根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1973至1975年間出任香港新亞書院校長兼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1974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2001年6月自普林斯頓大學校聘講座教授榮退。

2004年獲選美國哲學會會士,2006年獲美國國會圖書館頒發有「人文諾貝爾獎」之稱的「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2014年獲頒第一屆「唐獎」。其著作等身,作育英才無數,並長期關心華人社會的民主發展,為當代史學研究者及知識人的典範。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

只有註冊並且購買過商品的顧客才能撰寫評價。

購物車